2025年9月16日,第十四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召开,官方正式宣布——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(以下简称“统一网关”)已于7月30日上线试运行。这意味着我国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完成关键升级,全球扫码支付市场迎来“中国标准”。
一、为什么必须建“统一网关”?
中国占据全球二维码支付70%以上份额,但出境游客、跨境电商、海外留学生仍被“码不互通”困扰:
标准不一:各国二维码规范、风控要求差异大;
多头对接:机构需与每家境外钱包、卡组织单独谈判,成本高、周期长;
资金与信息割裂:交易链路长,对账、争议处理效率低。
统一网关的出现,相当于给全球市场装上“中国插座”,一次对接,全球受理。
二、统一网关到底是什么?
一句话定义: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、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、中国银联技术承建的金融基础设施。
核心功能“三合一”:
1.统一技术接口:境内机构使用银联标准API即可把二维码发向海外;
2.跨境交易转接:网关自动完成货币转换、汇率锁定、风控筛查;
3.大数据监测:实时追踪交易金额、、行业,为监管提供可视化看板。
三、中国银联的“双轮驱动”接入方案
境内段——锦绣行动:
135万重点商户已完成银联二维码改造,232款聚合码牌可直接受理境外钱包;
168家线上头部电商开通外卡受理,外卡/外包内用交易笔数同比大增111%,金额增长29%。
境外段——G2G+N2N:
政府间合作(G2G):已在越南、印尼、柬埔寨、阿根廷等19国落地互联互通;
网络对网络(N2N):境外二维码钱包超170个接入银联网络,覆盖30个和地区;
创新“网络互通+本币结算”模式,降低汇率风险,提升清算效率。
截至2025年8月,境外受理商户突破1000万家,年内预计再翻数倍。
四、对产业各方意味着什么?
银行/支付机构:无需重复对接多国系统,研发成本下降50%,上线周期从半年缩短至4周;
商户:一套二维码即可自动识别境内外钱包,收银效率提升30%;
用户:出境游扫码支付体验与国内一致,实时汇率、零额外手续费;
监管部门:跨境资金流动透明可追溯,反洗钱、反恐融资能力全面升级。
五、未来三年,银联还将做什么?
1.持续扩容:2026年前完成50国互联互通,境外受理商户目标5000万;
2.技术升级:引入区块链哈希存证,确保交易不可篡改;
3.标准输出:推动“统一网关”技术标准写入ISO/TC68国际规范,提升中国话语权;
4.绿色支付:每笔跨境二维码交易同步计算碳足迹,助力碳中和。
六、结语
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的上线,不仅是中国支付产业“抱团出海”的里程碑,更是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金融治理的重要抓手。随着银联全球网络日臻完善,一个“码通天下”的支付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